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2006年大豆市场分析及2007年展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07-04-11 09:35 来源:中国食品商务网  浏览:458  原文:
一、世界大豆和豆油供需形势分析

    (一)世界大豆供需状况

    在世界范围内,大豆主产区有三个:美国、南美(巴西和阿根廷)和中国。其中美国的大豆产量最大,常年产量为7000-8000万吨左右,巴西是世界第二大大豆产出国,常年产量为4000-5000万吨,阿跟庭排名第三,常年产量为3000-4000万吨,中国为世界第四,常年产量在1500-1800万吨上下。

    从世界大豆产量增长趋势来看,在最近的40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大豆产量持续增长,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来,虽然中国的大豆需求的猛增,带动了南美产区产量大幅增加,但最近的三年来,由于受土地面积等因素的限制,世界大豆产量的增加有减缓的迹象。(如下图)

    世界大豆历年产量:

    世界大豆需求呈刚性增长局面(如下图),值得注意是,虽然世界大豆生产和消费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对于单个年份来讲,局部的不平衡对价格的影响却很大。如85年-86年、94年和2003年,因当年的产量小于当年的需求,曾引起大豆价格飞涨。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虽然世界大豆供求仍处在供略大于求的局面,但从2004年以来因全球超记录增产的压力有被持续增长的需求消化的迹象。

    从世界大豆期末库存情况来看,2006年度期末库存达到了近40年的最高水平,但是仅凭绝对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巨大的库存压力,因为在最近的40年中,无论是大豆产量还是大豆需求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而作为两者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增长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2006年世界大豆库存消费比为25%,这个数字仍是历史的高位,但我们要注意到,随着大豆国际贸易量的越来越大,中间环节的库存越来越大,这使得库存对价格的平拟作用大大减弱,在某些供应短缺的年份,中间库存的囤积反而是导致价格爆涨的原因之一,最典型的是2003年,当时的库存消费比为20%,库存虽然不低,但美国大豆因干旱减产,加上中国大量的进口,致使CBOT大豆上涨到1060美分/蒲式耳的水平。

    (二)世界豆油供求状况

    最近两年内,世界原油价格的高涨促生了期货市场内关于生物能源概念的炒作,统计数字表明这种期货市场的炒作并非空穴来风,从全世界豆油增长的速度上来看,世界各国国内需求比上年增长了4.7%,而大豆需求则增长了2.3%,

    以下这张世界豆油库存消费比对比图较好的揭示了为什么豆油会引领豆类期货的上涨,与大豆库存消费比持续高居不下相比较,豆油库存消费比自90年代初开始就持续震荡走低,目前位于30年的低点附近。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正是这两者之间基本面的较大差异,为今年豆粕价格的低迷作了最好的诠释。

    二、中国大豆和豆油供需形势分析

    中国的大豆产业正在危机的包围之中。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唤醒”了国内市场对大豆强烈的需求,而且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蕴育着无穷的商机。自1996年我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98年我国进口大豆仅为320万吨,而到了2002年,这一数字就猛增到了1220万吨,到了2005年则高达2660万吨,平均年增幅为40%。正是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国际大豆集团的目光,并促使其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成功地在国际大豆市场上击溃“中国大豆军团”后,逐渐开始通过资本运作全面进驻国内大豆市场。目前,在我国沿海的64家外商独资或参股企业占国内大豆压榨能力的73%,外商掌控着企业70%的原料采购权。

    以往年份,我国大豆的生产和贸易突出的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北余南缺”,二是“北粮南运”。我国大豆生产的布局很不平衡,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销区主要集中在南方和沿海地区。东北地区常年大豆播种面积为480万公顷,年产量约为890万吨,占我国大豆总产量的52%。由于我国粮食产区集中在北方,尤其是在东北地区,销区则分布在南方,因而形成了我国大豆“北粮南运”的流通格局,这种流通格局下的大豆价格结构是“北低南高”。

    但是,大量的进口大豆贸易改变了这种国内大豆市场流通格局,因为从海上进口大豆到大连等北方港口和到南方港口的运费相差无几,这样一下子把我国大豆的南北地区市场价差抹平了,国产大豆再也没有资源优势,在一个没有地区价差的市场结构中,物流流动性被大大限制,东北地区大豆的供应压力便局部的突现出来。另外,进口大豆含油率高、采购成本较低、贸易操作灵便和不存在运输瓶颈等原因也是使大部分国内油厂采购积极的主要原因。

    当进口大豆取代国产大豆一旦成为一种趋势之后,国内大豆的种植结构将因此而调整。今年大豆种植期间,由于大豆市场低迷,种植玉米效益较好,因此部分农民放弃大豆播种改种玉米。以去年黑龙江地区农作物播种情况为例,玉米播种面积为4362万亩,较上年增加了315万亩;水稻播种面积为3015万亩,较上年增加了217万亩;而大豆播种面积为5507万亩,较上年减少了814万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大豆生产规模在未来的若干年里将表现为萎缩趋势。

    三、2007年大豆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价格展望

    2006年度农产品市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黄”了大豆,“红”了玉米。在展望2007年农产品行情时,我们认为,在2007年,大豆将继续维持跨年度的上涨行情。2006/2007年,全球大豆库存达到了达到了历史的高位,这使得本年度大豆的走势几乎乏善可陈,但是,随着以玉米为龙头的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扬,比价效应将在2007年秋季作物的种植过程发挥调控作用,即玉米种植面积将增加而大豆种植面积将相应减少,那么因比价效应给玉米和大豆之间种植面积的调整会对2007/2008年的大豆供需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北京时间3月30日晚,USDA同时公布了两个报告:一个是2007年作物种植意向报告;另外一个是截至到3月1日的作物季度库存报告。其中关于大豆方面的基本数据如下:

公布日期:2007.3.30

本期数字

平均预测

预测区间

上年数字

种植面积(万英亩)

6714

6916.7

6592.7—7080

7552.2

季度库存(亿蒲式耳)

17.84

18.01

17.65—18.30

 16.69


    截止到2007年3月1日,美国大豆库存17.84亿蒲,略低于市场平均预估的18.01亿蒲,处于预估区间17.65-18.30亿蒲之内,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的16.69亿蒲增加1.15亿蒲,增幅6.89%。这个历史性的高水平昭示着目前大豆供应比较宽裕的现状。

    USDA预计今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为6714万英亩,低于市场平均预估的6916.7万英亩,处于预估区间6592.7-7080万英亩的下端。去年的种植面积为7552.2万英亩,两者相比,今年减少了838.2万英亩。这个减幅要远远大于今年3月1日美国农业部年度展望会议给出的510万英亩的水平。

    应该说,美国农业部的关于大豆预测的数字是极度利多的,但为什么没有带动大豆价格暴涨呢?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美国开始动用轮作土地来加大农产品的播种面积;二是在6月份之前,大豆和玉米的面积转换仍会有较大的变动。

    在种植面积的展望报告中,美国农业部将玉米的种植面积预估为比上年增加1212.7万英亩;小麦增加295.9万英亩;大豆减少838.2万英亩,如下表(单位:万英亩):

作物

2006年播种面积

2007年播种面积

增减

玉米

7832.7

9045.4

+1212.7

小麦

5734.4

6030.3

+295.9

大豆

7552.2

6714.0

-838.2


       我们可以看出,各种植品种面积增减相抵多出了670万英亩,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开始大量动用轮作土地投入农产品的生产。轮作土地的增大实际增加整个农产品土地投入的基数,而后期因价格比价和种植条件的变化所导致的最终的面积分配仍有变数。在历史上,相对与3月份公布的数字,种植面积的预测在6月份仍会有较大的变化。

    如果仅从2006/2007年美国大豆供需平衡表上很难找出支持大豆价格上涨的有力证据,事实上,自从去年9月份CBOT的大豆上扬动力来自于2007/2008年大豆基本面转好的预期。美国农业部大豆种植意向报告的推出,使得我们构建新产季的美国大豆供需平衡表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构建2007/2008年度美国大豆平衡表时,其种植面积采取了种植意向报告中的6741万英亩,而单产则取美国大豆三年平均值42.7蒲式耳。从构建的2007/2008年美国大豆供需平衡表中我们看出,2007/2008年度,虽然期初大豆库存为5.95蒲式耳,但由于大豆产量降低和需求的刚性增加,大豆期末库存将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致在50%左右,而库存消费比将下降到6%-10%之间。

    自90年代开始至今,美国大豆库存消费比基本在5%-20%之间波动,中轴位于12。5%。

    那么2007/2008年的6%-10%的库存消费比明显位于此区间的下档,这为2007年大豆的行情的上涨奠定的基础。

    自90年代开始,CBOT大豆价格在400美分/蒲式耳-1000美分/蒲式耳之间波动,中轴为700美分/蒲式耳。按照我们的研究结果,6%的库存消费比对应CBOT大豆价格应为950美分/蒲式耳,而10%的库存消费比对应CBOT大豆价格应为800美分//蒲式耳。从平衡表中我们可以推断,如果今年秋季,天气正常,CBOT大豆不会低于800美分/蒲式耳,如果天气不好,影响了大豆生产,那么CBOT价格将向1000美分/蒲式耳的价位冲击!

    对于大连市场,由于进口利润和压榨利润的平衡关系制约,大连大豆与CBOT大豆之间将继续维持4:1的比价关系,按照以上CBOT价格推算,大连期货大豆价格将在3200元/吨—3800元/吨之间波动,目前仍处在下档位置,极具投资价值。

日期:2007-04-11
 
 行业: 粮油
 标签: 大豆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