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哈尔滨品牌酸菜为何不“吃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06-11-14 08:30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浏览:1067  原文:
  进入冬季,酸菜又到了旺销阶段,卫生且携带方便的袋装酸菜很受市民喜欢。近日,记者走访了南极批发市场、道里菜市场等处,只看见“家牌”、“金福”、“营馨”等三个品牌的哈尔滨市地产袋装酸菜。在沃尔玛、世纪联华、乐买连锁超市、第一副食品商店,这三个地产产品没有销售,来自铁力市的“翠花”酸菜遍布这些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占领了较大的市场份额。酸菜消费量最大的城市为何没有一个可以在全国“叫响”的品牌呢?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地产品牌酸菜越来越少

  据了解,哈尔滨市袋装酸菜最早出现在1995年,当时有一种“李老板酸菜王”面市,半年后消失。之后出现了“家牌”、“永昌”、“金昌瑞”、“营馨”、“金福”、“佳宴”等较早的袋装酸菜。2002年时,有近30种品牌袋装酸菜同时在哈尔滨市农贸市场和中小型超市销售。除哈尔滨市一些地产品牌外,外省市如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鹤岗、大庆等地的袋装酸菜也抢占哈尔滨市场,呈现出较为激烈的竞争态势。

  近日,记者走访时看到,目前哈尔滨市市场上销售的袋装酸菜不足10种,5年前畅销的“家牌”和“黑大”酸菜在很多超市和批发市场上难以找到。在南极批发市场,记者只找到“营馨”、“金福”两种地产袋装酸菜。

  低价质次酸菜充斥市场

  说起哈尔滨市酸菜销售的竞争,一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说,这个行业本来就没有竞争规则,大多数酸菜竞争的唯一法宝就是低价。一些小商贩认为卖酸菜能挣钱,就纷纷上马袋装酸菜项目。如果大家都这样只顾眼前利益,冰城的酸菜如何才能叫响全国?

  郑燕是道里区新发镇的下岗职工,今年年初她贷款创办了哈尔滨市金福酱菜厂。她为记者算了一笔账:2公斤白菜可生产出约1公斤酸菜,利润可观。今秋她以每公斤0.06元的价格收购白菜,希望今年能有可观的销量。但如果控制不好发酵时的温度,成批次的酸菜往往发酵失败,损失也就随之而来。从酸菜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看,采取兑制方法生产的酸菜批发价为1公斤0.5元,属于低档品,多出现在农贸市场,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但销量很大;采取短期发酵加醋酸兑制的酸菜,价格在1公斤3元左右,其销量也可以;采取组合接菌工艺的酸菜,价格则达到1公斤4元,虽然质量最好,但因其价高销量却不大。低价质次酸菜扰乱了市场,这些酸菜反倒颇受一些酒店的偏爱。

  一项调查显示,在哈尔滨市有30%的家庭在市场上购买酸菜,但他们很难购买到好的酸菜。黑龙江假日旅行社一位导游告诉记者,每年冰雪节期间都有许多来自南方的游客想从哈尔滨带回去袋装酸菜,但可供他们选择的好酸菜太少了。

  高科技酸菜“娘家人”吃不到

  据调查,在全国市场上酸菜的品牌达100多种,但生产工艺真正过关的却很少,酸菜的口味、质量和工艺成为判断其优劣的三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业内人士表示,市场上散装酸菜以其诱人的低价来争取买者,而优质产品却因缺乏资金无力在宣传和销售上投入,造成哈埠酸菜难出家门的局面。

  1995年,东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大学分别研制了“家牌”和“黑大”酸菜。“家牌”酸菜由黑龙江乾元高校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加工而成,成为目前市场上售价较高的袋装酸菜,记者在道里菜市场看到,每袋350克的白菜丝酸菜售价1.5元,每袋600克的白菜芯酸菜售价2元。“黑大”酸菜以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利工艺为指导,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控制发酵全过程。5年前,齐齐哈尔市丰源食品有限公司得知这一科研项目后,主动上门联系,投资参与研发,并在齐市建立了大型生产基地。2004年年初,由黑大几位教师研制的一种乳酸酸菜一问世就受到消费者的好评,位于双城市的黑龙江龙麦食品有限公司得知这个科研成果后,就引进开始生产“龙麦”酸菜,但目前的销量不大。

  “黑大”酸菜的“娘家”在哈尔滨市,但是这种酸菜冰城市民近几年却难以买到。出自哈尔滨市高校的科研成果为何花落外地?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贾树彪说,在南方一些城市,高校科研成果一直是当地民营企业的“抢手货”,但在哈尔滨市情况却远非如此。无奈之下,学校每年都通过参加交易会来寻找投资商,科研成果自然“嫁”与他人。

  冰城品牌酸菜尚在“发酵”

  据了解,哈尔滨的酸菜在吉林和辽宁市场都难以立足,原因是当地的酸菜基本上都采用了兑醋法,低成本形成了价格优势。哈尔滨市的优质酸菜因缺少宣传力度和成本偏高,没有形成产业化,就没有市场占有率,在外地的销量很难增加。双城市营口联营远航副食品厂销售部负责人高敏说,该厂生产的“营馨”牌袋装酸菜选用大头菜做原料,2002年该产品还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农产品博览会。由于缺少资金,企业很难扩大规模,销往南方的量也难以增大。据了解,“家牌”酸菜少量销往俄罗斯,“金福”酸菜在青岛市有少量销售,但都没有形成规模。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振卿说,单从酸菜的腌渍工艺上看,哈埠酸菜已具备了产业化的技术前提,但市场并没有发展到酸菜产业化的时代,哈尔滨市还没有一个品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叫响”。哈尔滨市酸菜有市场需求,但生产、销售规模和力量都不够,基本上处于没有实力开辟更大市场的作坊式加工局面。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贾树彪说,由于受到资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袋装酸菜产量一直上不来,同时,由于没有资金和规模优势,产品很难进入大型超市。

  同四川的榨菜闻名全国相比,东北酸菜的名气也是国人皆知,但酸菜的市场化步伐显得步履蹒跚。省商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牟永春说,凡是在市场上大量畅销的产品都有一个产业化的背景,成规模的生产加上相当力度的宣传,造就了一个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扩充了其生存发展空间。如何整合这个极具潜力的市场,这既是一个课题,又是一个机遇.

日期:2006-11-14
 
 地区: 黑龙江 哈尔滨市
 行业: 餐饮
 标签: 酸菜

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已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果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电话:0535-2122172

 
[ 信息动态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